摘要:同控和非同控的區別是什么?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含義有什么不同?同控和非同控形成的企業合并初始計量處理不同, 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含義、區別、舉例如下。 投資方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根據投資方與被投資方之間是否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可以將達成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分為同一控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和非同一控制下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一、同控和非同控的含義不同 同控是指投資方(合并方)和被投資單位(被合并方)之間存在一個或多個相同的最終控制方,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指參與合并的企業前后均受該同一方或相同多方共同控制且該控制并非暫時的。非同控投資方(合并方)和被投資單位(被合并方)之間不存在一個或多個相同的最終控制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是指參與合并的各方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終控制的合并交易,即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以外的其他企業合并。 A集團公司持有B公司60%股權,持有C公司100%股權,能夠對B、C實施控制,FB公司從A公司手中買入C公司80%股權,能夠實現對C公司的控制。B公司購買C公司股權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屬于同一控制下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梢钥闯B購買C公司股權之前,B和C屬于兄弟公司,同受A公司控制;B公司購買C公司80%股權之后,B、C形成母子公司,B、C之間形成控股合并,合并前后,最終控制方均為A。 再比如甲公司從乙公司股東手中購買乙公司股權達到控制,甲乙公司之間屬于互不關聯的公司,沒有共同控制方,則甲公司購買乙公司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屬于非同一控制下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甲乙組成一個報告主體,形成的控股合同,屬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 二、同控和非同控形成的企業合并初始計量處理不同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同,投資方在確認長期股權投資初始入賬成本時,按照享有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在最終控制方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的份額進行確認,如果最終控制方收購被合并方時形成了商譽,還應加上商譽。 同一控制下,投資方(合并方)以非現金資產進行投資的,不確認非現金資產的處置損益,即按照賬面價值進行結轉。 即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成本以及投資方付出的對價均以賬面價值進行確認,支付對價的賬面價值與長期股權投資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留存收益等。 舉例:甲公司和乙公司同屬于一集團A,且均屬于一般納稅人,銷售商品適用的稅率為13%。甲公司以賬面價值為4000萬、公允價值為5000萬的庫存商品為對價,自其集團公司處取得乙公司80%的控股權,合并當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在其最終控制方(A)合并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為8000萬,乙公司為A從獨立外部購入,購入時確認了200萬的商譽(該商譽一直未減值)。 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合并屬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甲公司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為:8000×80%+200=6600萬,甲公司支付的對價按照賬面價值結轉。 借:長期股權投資 6600 貸:庫存商品 4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稅法適用銷售,5000×13%) 65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1950 可以看出,不管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還是對價均是按照賬面價值確定的,因為其最終控制方并沒有發生變化,理解為家族內部之間的資產交換,家族內部無需按照市場公允價值,按照賬面價值進行確認,對于最終控制方而言,左手到右手,不確認利得或損失。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按照付出對價資產的公允價值確認長期股權投資初始入賬價值,付出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或留存收益(比如以其權益工具投資作為對價)。 甲乙不屬于同一控制的兩家公司,甲公司與乙公司原股東丙公司簽訂協議,甲公司以賬面原值為1000萬,累計折舊為300萬,公允價值為900萬的一臺大型設備作為對價,取得乙公司60%的控制權,能夠對其實施控制(不考慮增值稅)。 借:固定資產清理 700 累計折舊 300 貸:固定資產 1000 借:長期股權投資 9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700 資產處置損益 200
以上是【信優財會小編整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區別】,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訪新聞動態欄目>>
信優財會一站式創業服務平臺,提供全面、專業、高效的企業服務。包括:代理記賬、注冊地址出租、代辦公司注
冊、會計記賬、社保代理、會計代理、用友代理、出具審計報告、公司注銷、辦理公司營業執照、稅務籌劃服務等。
咨詢“信優財會”客服,即可辦理相關業務,客服電話 13522780767(劉經理) |